智能機器人會搶了法律工作者的“飯碗”?
發布日期:2016-05-09 16:00????瀏覽次數: ????作者:IKVROBOT????
更近結束的人機圍棋大賽落幕,AlphaGo(阿爾法狗)給了全世界個驚喜,他不僅擊敗了代表人類出戰的李世石,更震撼了無數將與智能機器分工協作的行業。在阿爾法狗所向披靡之際,大批機器人的“帶路黨”微信文章涌現出來,分析未來將有哪些行業、職業會被機器所取代,原來以為只是藍領工人會面臨失業危機,看著阿爾法狗這么神奇的大腦,很多白領也開始惴惴不安。
法律服務業作為個專業服務行業,也很有危機感,有人預言:人工智能將取代大多數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的工作。其實,在百年之前,馬克思•韋伯就提出類似的設想:“現代的法官是自動售貨機,投進去的是訴狀和訴訟費,吐出來的是判決和從法典上抄下的理由。”
這種終設定,百年來都只是法律人的空想,畢竟在人類世界里,人總會選擇與作為人的律師與法官打交道,除非有天有臺機器來起訴另臺機器。不過,阿爾法狗及其背后的機器人戰隊無法真正代替法官和律師,但未必不能分擔他們的些勞動,這可能確實存在部分中低端的法律崗位會被機器人擠壓出去。
法律人如何看待智能來襲? 律新社邀請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合伙人劉春泉律師和法寶網聯合創始人及執行董事、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夏振海先生,跟大起聊聊法律服務業如何看待智能時代。
機器人成為法律咨詢和檢索提供者“恰如其分”
法律服務行業的機器人介入快的話也就幾年而已,就拿美而言,過去許多美律師事務所里有部分工作是外包到印度等,以英語為母語,語言沒障礙但是成本較低的地方去做的。但是現在信息技術非常發達,正有部分工作室在試著用電腦軟件代替律師的工作。
比如北大法寶、無訟,他們就能夠通過龐大的數據庫,通過軟件系統的方式,將法律和案例的檢索這個過程替代。所以說未來智能機器人并不指的是有型有款的機器人,更多時候是種軟件,從而取代掉行業內常規性工作。
對于些簡單的咨詢,現在還沒有人在做,不過據我的預測將會很快出現,就行蘋果的siri、中的小i機器人,而他們的工作原理就是有個龐大的數據庫,當問題和數據庫里的內容對上號的話他就能做個簡單的回答。那么實際上很多的法律咨詢也是這類型的,換言之如果要做的話還是很快的。就像銀行里已經有了這類咨詢機器人,他們看上去比較笨但是隨著技術遞進式的發展,機器人各項技術的成熟,都會讓法律服務機器人很快進步和迭代的。
過去,大眾認為法律服務個性化太強,不能夠像傳統工業樣進行批量化的生產和銷售。但是現在技術發展迅速,運算能力也提升的很快,就像阿爾法狗能夠戰勝人類更好的棋手代表樣的道理,只要是有固定的規則,在龐大的數據支持下,機器人能夠更好更穩定的執行指令,而我們基礎的法律服務和咨詢恰好符合這個條件,所以說簡單的法律咨詢和檢索服務很有可能將會由機器人替代。
低到高人工智能背后需要制定規則
法律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而機器人進入法律服務行業還面臨這些問題,因為他們畢竟是種工具。即使它跟你說話,對你做相應的表情,但是它本質上還是工具。工具在法律上不具備確定的法律意義,而對于機器人背后的制造者生產者之間人與人的關系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款約束,而傳統的法律又不適用,所以還是需要改進和更新的。而我更近寫作的篇文章所談的自動駕駛技術,也是弱人工智能的問題。未來從弱人工智能到高人工智能中定會有很多新的法律問題出現。這就需要我們法律人與時俱進地去研究和制定相關法律規則。
[關閉]
[打印]
[返回/后退]
[前進]
[刷新]